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在“进一步优化涉企服务,推动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方面,指出:
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构建统一的电子证照库,明确各类电子证照信息标准,推广和扩大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等应用,推动实现更多高频事项异地办理、“跨省通办”。
这是今年以来,国务院第七次在发文中提及推广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等应用。
1月12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加快数字身份统一认证和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公文等互信互认,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促进政务数据共享、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
2月22日,《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中提出:推进电子印章的应用和互认、拓展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在涉企服务领域应用、推进政务服务办件归档全程电子化管理,不断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
3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完善政务服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规范各地区各部门电子印章制发核验和用印。推行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单套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
5月13日,《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教育部门要健全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系统,方便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鼓励受疫情影响地区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实行网上签约。
5月20日,《“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优化“互联网+”签约服务,全面对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逐步接入更广泛的健康数据,为签约居民在线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延伸处方等服务。
6月23日,《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完善身份认证体系、健全电子印章服务体系、建设数字档案资源体系。不断强化安全可信的信息技术应用,全面夯实数字政府建设根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
7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要推进电子印章同步发放、探索居民电子身份证试点等”多条举措,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稳住经济大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合同”逐渐扩大到政务服务、企业办事、毕业生网签以及互联网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此次文件的出台,有助于持续深化电子签章在数字政府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通过无纸化的转变,助力政务服务及企业经营管理实现网上签、异地快捷办理。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避免了合同篡改、印章伪造等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