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防疫成为常态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使用电子合同签署方式,使用电子印章,根据《电子签名法》的规定,可靠电子签名是具备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的,那么,电子印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法律效力通过什么来保障呢?
1、通过身份认证确保签名人的身份是真实有效
根据法律规定,电子印章必须是归属于签名人所有的,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由签名人本人控制,一旦电子印章或签署后的文件内容被修改,立即会被发现,从而保障电子印章的法律效力。
在签署电子合同时,签名人需要先进行实名认证,通过提交企业营业执照、法人和个人身份证明,人脸识别等信息,交由公安部、工商局等管理部门进行数据比对,确保签名人的身份是真实有效的,从而制作生成的电子印章符合法律规定,有法律效力保障。
2、签署的合同内容不被篡改,保证真实性和完整性
电子印章在使用时,除了印章本身需要具备不被篡改的法律规定条件外,系统平台也通过时间戳,哈希值技术等手段,对印章的使用进行了全程记录的,包括精确记录签署时间,签约人信息等,并且在签署后,合同随时被调取,查看,都不能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确保了合同内容不被篡改,这样才确保了电子印章的使用是具备法律效力的。
3、签署人认可签署内容,是其真实意愿的表达
这一点在实名认证阶段,已经确保了签署人的真实身份,因此,在其本人使用电子印章时,需要再次确认合同的内容,确保合同内容是经过本人的审核和确认才使用的电子印章,这一步操作,系统通过意愿认证人脸识别的方式进行确认,一旦盖章,这份合同就算是符合真实意愿的表达,其电子印章也具备了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