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合同的法律效力,我们常被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二者混淆。无论是电子合同签约,还是纸质合同签署,在签约合同的时候,一定要对这些概念了解清楚。那么两者之间的,到底有何不同?
合同成立与生效是两个不同性质、不同范畴的问题。合同成立属于合同的“订立”范畴,解决的是合同是否存在的事实问题,从事实角度上判断。合同生效属于合同的“效力”范畴,解决的是已经存在的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具备法律效力,从法律角度上判断。
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合同只有在成立以后,才谈得上生效问题。至于成立的合同何时生效,还得满足依法成立的条件。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合同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也就是说,合同成立后,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能受到法律?;?。不符合生效条件的合同,尽管其已经成立,不仅可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有时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了解合同成立与生效两者区别后,那怎样才算依法成立的合同?合同的一般成立要件包括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和以订立合同为目的。
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包括以下几项: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四、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看完这些,相信你对这些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在签约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让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避免将麻烦惹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