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行业及企业选择使用电子合同,如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物流运输等,电子合同俨然成为重要的合同签署形式。
电子合同是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合同,作为新兴的合同签署形式,因其便捷高效而受到重视和推广应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避免不了出现纠纷,一旦出现纠纷,司法机构是如何来认定电子合同签署的真实性呢?
1、通过审查电子合同签署平台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指出,电子合同的签署需要通过电子合同订立系统,即电子合同签署平台。
司法机构需要审查提供电子合同签署的平台及其背后的服务商是否具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或者ca认证等技术保障资质,以此来确保电子合同签署平台的可靠性。
2、通过审查电子合同的签署过程
纸质合同的签署过程是通过双方确认合同文件内容,并当面或邮寄的形式进行意愿签署确认。
而电子合同的签署是通过线上电子合同签署平台进行,双方无需见面。因此要确保其签订过程的安全性,签署主体必须要经过实名认证。
即双方上传企业信息、个人信息进行审核,确认了双方的真实身份,然后获取到可靠的电子签名。在此前提下,双方再对电子合同数据文本进行确认签字盖章。电子签名保障了签署合同内容的有效性。
根据《电子签名法》规定,可靠电子签名需要具备识别签名人真实身份,有效防止篡改,认可签署的电子签名以及合同内容等条件,可以说,实名认证是签署电子合同的重要前提。
3、通过验签确认电子合同签署的真实性
电子合同的真实性需要在其生成、存储、传输过程中是否保证完整以及客观性等方面进行审查。
电子合同存证可以将企业签署双方的注册、认证、签章等全过程进行记录,形成日志文件,并进行上链保存,加密固化成电子证据。
电子合同的存储需要同步到第三方存证机构进行存储。
电子合同服务商需要通过采用区块链、时间戳等技术手段,对电子合同数据进行加密上链存储,确保电子数据不被篡改以及丢失,保全电子合同数据。
此外,电子合同数据可通过在线公证,司法鉴定等形式来确保其真实有效。
一旦当签署双方对合同内容产生争议纠纷时,电子合同存证证据就可以作为有效证明,证明双方产生争议的事实情况,从而为合同当事人维权提供有力保障。
用户签署电子合同时,选择权威、可靠的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进行电子合同签署很重要,比如签盾电子合同签约平台,它能对电子合同签约过程进行数据存证,保证你签署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