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签约日益普及的当下,电子合同年签署量已突破百亿份,已广泛的使用在了各行各业,为使用电子合同签约的企业和个人等,提供了巨大的降本增效。
与传统纸质合同签约相比,电子合同签约的使用可以提供多方面的便利,然而,由于操作失误或系统漏洞,签署纰漏仍难以完全避免。当出现签章错位、信息错漏等常见问题时,企业可遵循"四步修正法"合规处理。
第一步:黄金24小时纠错机制
发现纰漏后立即启动双轨沟通:同步联系签约方和技术服务方。建议建立应急通讯录,确保关键人员即时可达。
第二步:区块链存证溯源
通过司法链存证系统获取原始文件哈希值,需选择采用国密算法的存证服务,保证在电子合同签约链路中,所有操作都能留痕可追溯。
第三步:多方协同修正流程
在签约方达成书面补充协议后,通过电子签约平台发起修正流程。法律专家建议,修正文件需包含"原错误位置示意图+修正内容对照表+双方确认记录"三要素。
第四步:司法救济通道
若协商未果,可向互联网法院提交电子证据链。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某合同纠纷案中,区块链存证数据被直接采信。建议企业提前进行电子证据公证。
随着《电子签名法》修订推进,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边界持续拓展。企业建立数字化签约合规体系,不仅能降低法律风险,更能提升商业协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