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京东发布了一则声明,就“承兴案”俩萝卜章骗300亿事件进行了回应。声明称,在承兴系合同诈骗过程中,承兴系公司用假冒的京东公章、假冒的京东员工、假冒的京东系统和虚假的交易数据,京东作为毫不知情的受害者,被卷入历时四年的恶意诉讼中,公司的声誉和权益遭受重大损失。
事件缘由:
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承兴系”公司利用与京东、苏宁开展采购业务的供应链贸易背景,以应收帐款债权转让及回购等方式进行融资——名为融资,实为诈骗。“承兴系”公司使用私刻的京东和苏宁公司印章,伪造购销合同等融资所需资料,虚构应收帐款,同时使用假工牌,冒充京东员工让上海歌斐等机构上当受骗。
据报道,截至案发,“承兴系”公司共计骗取300余亿元,并造成了88亿余元的实际损失。由于踩雷“承兴系”,有投资者向上海歌斐等机构发起了诉讼,上海歌斐又向京东等公司发起了诉讼。
正视“萝卜章”问题,企业应当怎么办
“萝卜章”是企业一直以来无法规避的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企业经营风险有70-80%来源于印章管理,文件管理等信息安全防范不到位。近期,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通报:今年以来,全国立案侦办假章假证犯罪案件7700余起,收缴各类假章假证1200余万枚。
“萝卜章”事件频发,且屡禁不止,如比亚迪、腾讯、老干妈以及众多的国企、私募基金等企业都深受困扰,究其原因,实体印章管控难,用章主体身份难识别、实体印章本身就容易被伪造等,让不法分子存在有机可趁。
近些年,国家全面推广应用电子签章,为解决“萝卜章”以及纸质签约效率低、管理难等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根据《电子签名法》、《民法典》规定,合法有效的电子签章融入权威数字证书,让每一枚印章都有唯一绑定的数字身份、在线即可验真,使用中确保用户身份真实、意愿真实,文件防篡改,可以有效防范“萝卜章”风险。
签盾为企业用章安全保驾护航
签盾作为全证据链电子签名领先者,产品遵循法律法规设计,对接公安、工商等机构,为签署主体身份进行认证与核验,同时对接权威CA机构,为签署主体发放数字证书,从而生成具备法律效力的电子印章或签名。
用章主体有认证
企业或员工需要用章,首先就得进行主体认证,签盾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以及身份证、企业四要素、运营商认证等多种认证手段,确保签署主体身份真实。
印章统一管理
企业的所有印章都可以添加生成电子印章,由管理员统一进行管控,包括申请、授权、查询、变更、使用、销毁等。当员工需要用章时,管理员可以授权给已实名认证的员工,有了印章使用权限,员工才可以使用盖章,有效规避了私用、冒用、代签甚至伪造的风险。
用印过程可查可追溯
用印过程有记录,随时可以查看用印人、用印时间以及用印文件信息。并且整个签约过程上链存证,保全证据链,一旦发生纠纷,可进行追溯,并申请出具全链路证据报告,保障印章以及签章过程的安全性,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