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程办公、无纸化办公趋势的影响下,使用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的企业或个人越来越多,同时国家也出台政策进一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广电子签名、电子合同应用。电子签名成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技术服务支撑。
随着电子签名使用越来越普遍,如何保障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呢?
根据《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规定:可靠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十六条规定,电子签名需要第三方认证,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者提供认证服务。
其中满足可靠电子签名条件,《电子签名法》也作了明确了规定:
(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简单来说,合法合规的电子签名是由依法成立,获得工信部《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的CA机构发放数字证书,并且满足“真实身份、真实意愿、签名未改、原文未改”的条件。
正常电子签名的获取方式有多种,其中较为普遍的是通过第三方电子签名服务商提供电子签名服务。
不管是哪种获取方式,都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并由CA机构发放数字证书确保身份真实性,使得电子签名不可抵赖。而在使用电子签名过程,通?;剐枰俅窝橹ど矸荩佣U系缱忧┟挠行?,保障签署的合同文件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