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纸质合同还是电子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司法机构首先要认定双方所签署的合同的真实性、有效性。而对于电子合同来说,其签订、存储以及签名形式均采用的是电子化,如何认定电子合同及签名的真实性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审查电子合同的签署平台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指出,采用第三方电子合同签署平台才能保证电子合同签署过程中的公平性及其结果的有效性。因此,交易双方签署电子合同需要通过电子合同签署平台才能保证其真实性和有效性。而市面上电子合同服务商众多,如何认定电子合同签署平台的资质,确保可靠。一般来说,司法机构会审查服务商的民事主体资格,再是审查电子合同签署平台开发是否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以及专属使用的证明。
审查电子合同的签署过程
电子合同签署不要求双方见面,通过线上方式进行签署,因此就对签署真实性和有效性的要求严格。首先,签署双方在签署电子合同前需要进行实名认证,提交企业营业执照、个人或法人的身份证明、手机号、人脸识别等。其次,在电子合同签署过程,双方需要再次进行意愿认证,确保认可签署内容以及是本人意愿表达。通过以上签署过程中的保障,审查电子合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审查第三方机构存证以及合同验证真伪
签署完成的电子合同一般是通过平台进行存储,但大多数的签署平台为了确保电子合同在其生成、存储、传递过程中不被篡改,还通过采用区块链、时间戳等技术手段,对电子数据进行加密上链存储,并且提供合同验签的功能,以及联合第三方存证机构共同存证。因此,司法机构要审查电子合同及签名的真实性可以通过第三方存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及鉴定报告确认合同的真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