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是一个会跟合同文件大量打交道的部门,因此有着许许多多要签字盖章的文件处理工作。过去,在没有电子合同签约之前,只能依赖人力一份一份手动签字盖章。但是,在电子合同签约时代,这一切都不一样了,电子合同签约的方式让人们打开了签署的新大门。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从电子合同的安全合规性,到业务痛点和流程细节,电子签约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引发了诸多疑问。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电子签约,我们整理了以下常见问题答疑。
1、国内各省市是否都支持电子签约?
自疫情爆发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用人单位签订电子劳动合同。2020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相关文件,明确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协商订立电子劳动合同,前提是使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电子签名。2021年7月,人社部进一步发布《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指引》,要求各地加强宣传,确保电子劳动合同的真实、完整、准确和不被篡改。目前,除少数地区外,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广电子劳动合同的应用。
2、电子签名功能与《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否冲突?
电子签名功能与《个人信息?;しā凡⑽蕹逋?。电子签名以电子合同为载体,在线达成合约,而《个人信息?;しā分荚诒;じ鋈诵畔⒉槐还仁占陀τ?。电子签约需要由认证机构颁发数字证书,因此在使用电子签约前,平台需确保个人信息收集过程合规,收集目的明确,应用范围清晰,信息管理和保密安全。放心签电子签约平台严格遵循《个人信息?;しā罚;び没б叫畔?。
3、如何判断电子签名的有效性及法律效力?
《民法典》规定电子合同为书面合同的一种,电子签名的法律依据来自《电子签名法》。该法明确,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020年3月,人社部也发布文件,明确用人单位可通过电子方式与劳动者协商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4、电子签约的成本与效益如何衡量?
电子签约系统的投资回报率(ROI)取决于客户的实际情况。与纸质合同相比,电子合同能显著缩短签约周期,降低签约成本,并推动企业的数字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