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订多份纸质合同时,为确保合同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我们常在合同上加盖骑缝章。骑缝章的作用在于,当合同展开后,各页上的章印能拼接成完整的原印章,从而确认合同未被篡改,这是一种非常实用且常见的方式,用的非常的多。
然而,在电子合同日益普及的今天,签约方式与纸质合同签约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线上就可以完成签约。这种签约方式的改变,一个疑问随之而来:电子合同若未加盖骑缝章,是否存在风险?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上支付与交易变得愈发便捷,电子签约需求也随之激增。特别是此前受疫情影响,远程办公成为新常态,电子合同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尽管如此,不少企业在签订电子合同时,仍习惯性地寻求类似骑缝章的保障措施。
实际上,电子合同并不依赖骑缝章来确保安全。以签盾电子合同为例,其通过严格的实名验证或企业认证流程,确保签署人的身份真实有效。在签署过程中,人脸识别与短信验证技术的运用,进一步确认了签署人的真实意愿。
此外,签盾电子合同还采用了国家权威CA组织颁发的数字证书,以及国家时间中心的时间戳技术,确保电子文件的生成时间与内容不可篡改。同时,利用哈希算法加密与区块链存储技术,保障了原始签名的真实性与合同证据的可追溯性。
因此,电子合同技术手段的运用,已能有效防范合同内容被篡改的风险。企业在签订电子合同时,无需再依赖骑缝章。电子合同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传统纸质合同盖章繁琐、耗时长及易造假等问题,助力企业高效、安全地完成合同签订。只要符合电子合同生效标准,即便未加盖骑缝章,电子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且能有效降低合同欺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