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电子合同因其便捷性被广泛应用。与纸质合同签约对比,电子合同签约具备多方面的优势,比如签约成本低、签署效力高等,也正是这些特点,让很多企业纷纷选择使用电子合同签约。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电子合同签约,但如何正确订立电子合同,确保其合法有效,成为许多人关心的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合同的订立流程及注意事项。
在签署电子合同前,当事人需就使用数据电文、签署形式及平台等达成一致,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三条,当事人可自由约定是否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
电子合同签署形式多样,若未事先约定,各方难以就技术环境达成共识,影响合同签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了解并遵循规范的缔约流程至关重要。
依据《电子合同订立流程规范》,电子合同通常通过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实现,流程包括:
1、选择电子合同订立系统(平台):确保平台合法、安全。
2、确认电子签名与认证服务提供商:选择有资质的服务商如签盾电子合同签约平台等。
3、确定第三方存储服务商:保障合同数据安全。
4、验证主体信息:包括身份登记和验证,确保签署方真实有效。
5、磋商合同文本: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6、通过电子签名签署合同:确保合同正式生效。
在订立过程中,合同双方应就对方履行能力进行甄别,如查询企业工商信息或聘请中介机构尽职调查。同时,确认电子合同中介服务机构资质,如第三方存储平台应具备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公安部门信息安全等级认证,且独立于缔约各方。
合同各方在签约时,应审查前述资质,并确认或明确约定“可靠的电子签名”,其需符合专有性、可控性与改动可发现性要求。需注意,电子合同中的辅助加密技术,如短信通知、水印、二维码等,不能替代电子签名,不具备单独证明合同成立和生效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