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纷繁复杂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合同如同桥梁般连接着每一个当事人的权益,因此在合同签约的时候,必须要小心谨慎的对待,特别是涉及到比较重大的项目,往往都需要经过多轮的审核才能最终签约完成。
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两个非常常见的概念,但是两个概念的意思有很大不同,常常让人混淆不清。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剖析,带你一探究竟!
一、何为合同成立?
合同成立,简而言之,就是当两个或多个民事主体在某个事项上“心有灵犀”,达成一致意见时,合同就“诞生”了。但要想合同成立,可不是那么容易,得满足以下条件:
1、当事人得具备“行事能力”,也就是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得“真心实意”;
3、合同内容得“清清白白”,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也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标的物得“合法合规”,符合法律规定的交易条件。
只有当这四个条件齐聚一堂,合同才能宣告成立。这标志着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已经“落地生根”。
二、合同生效又是咋回事?
合同生效,则是在合同成立后,根据法律或当事人的约定,让合同“披上法律的外衣”,具有法律约束力。要想合同生效,条件可就更多了:
1、前面提到的四个成立条件,一个都不能少;
2、还得满足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定条件。
只有当这些条件全部“到位”,合同才能“正式上岗”,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一旦生效,当事人就得按合同约定来履行义务,谁也不能“反悔”。
三、合同成立与生效,区别在哪里?
虽然合同成立和生效都关乎合同的“命运”,但它们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
1、时间节点不同:合同成立是签订过程中的“初步成果”,而生效则是这个成果的“法律升级版”。
2、法律依据各异:合同成立主要依据法律法规,而生效则可能还需要看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或者特定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3、约束力天差地别:合同一旦生效,就像有了“尚方宝?!?,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而成立只是“初步握手”,还不具备这种约束力。
作为全证据链电子签名领先者,作为全证据链电子签名领先者,签盾致力于为企业、政府及个人用户提供安全合规、高效便捷的数智化电子签名解决方案,已服务了超过100000的用户,覆盖30多个行业、超过100个细分领域。
总而言之,合同成立和生效虽然“形似”,但“神异”。了解它们的区别,对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是大有裨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