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新闻报道称,淮安某先生在公安系统办理业务时发现自己公司的公章编码给刻错了,而在找到刻章公司后,其业务经理说,每年做几万个章,刻错公章编码的现象很常见。
那么,刻错编码的公章盖出来的合同还有效吗,有专家表示,刻错章盖的合同依然有效的,首先公章是在公安机关授权企业进行刻制,其流程合规合法,理应当具备法律效力。其次,双方签合同盖章,是经过双方本人意愿确认之后的行为,合同的效力不受影响。但是刻错的公章需要及时去更正,以免出现假章、私刻的行为。
企业公章是处理公司内外部各种合同协议往来的印鉴,如对外合作协议、内部文件、信函等,盖了公章的文件就具备法律效力,需要履行文件条款的内容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刻章的过程是非常麻烦的,流程繁琐,而且实体印章始终避免不了出现萝卜章、盗用、冒签/代签等风险。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少淮安企业取消了线下业务开展转为线上办公,其中就涉及了合同签署、加盖公章的情况,随着,国家政策聚焦互联网+,网上开办、放管服不断深化,鼓励推广电子印章/签名应用,电子印章成为了淮安等地企业数字化进程中重要的基础应用工具,帮助企业优化用章流程,杜绝萝卜章、私刻、刻错章的情况。
企业使用电子印章需要符合《电子签名法》中,关于可靠电子签名的规定,拥有可靠电子签名才具有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而可靠的电子签名需满足:签名数据制作归签名人所有;签署电子签名时,由签名人控制;电子签名及合同数据的改动都能被发现;即使用电子印章/签名能识别签署主体的真实身份,防篡改、防抵赖。
电子印章相比传统印章,合同的签署效率更高,并且异地也能签,签署人只需通过电子合同订立系统发起合同签署,对方收到短信要约,双方进行实名认证+意愿认证之后,合同就算完成,整个过程最快1分钟就能完成,并且全程都在线上,电脑、手机等设备操作就行,非常的方便并且快捷。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节省了成本。
对比实体印章容易出现私刻、盗用、冒签等风险,电子印章采用了电子化规范管理模式,用章需授权,使用有记录,清晰透明,可追溯,并且作为专业可靠的签盾电子合同签约平台,在签章过程中,平台通过区块链+时间戳等技术手段,对合同签署过程及数据进行上链,并利用哈希值加密固化,确保了签署的合同证据保全,可追溯,不被篡改,保障合同的完整性与原始性。
随着数字化经济的深入发展,电子印章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覆盖到淮安等地金融、政务、人力资源、电子商务等各个行业领域,未来,电子印章必将是主流签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