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有租房子的经历,而且如果你关注新闻就会发现,经常出现租客被不良房东坑害,什么押金拿不回来还是小事,甚至有些在房子不租了之后还要你赔偿损失,非常的离谱。
但是今天这个事呢“身份互换”了,房东刘先生规规矩矩的出租自己的房子,结果到收租金了,租客却说签的合同不合理,不给付租金,闹到法院也没有得到支持,这让刘先生足足损失了几个月的钱没收到。
究竟怎么回事呢?怎么法院也不支持刘先生的合理请求呢?接下来就给大家好好讲讲。
基本案情
小王找到工作后,需要租房子。左挑右选之后,发现一个不错的房子,于是前往跟房东刘先生联系并决定现场签约。由于刘先生没有准备纸质的合同,于是双方选择通过一电子合同签约平台签下这份租房合同,合同约定租赁期限为一年,租金按季度支付。
几个月后,小王以房屋设施存在问题为由,要求刘先生降低租金,但是遭到拒绝,于是小王便停止支付租金,并声称合同中对房屋设施维护责任约定不明确。刘先生觉得明明当初合同当中都约定好了的,怎么到现在还不认账了,越想越气,于是准备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当时签订合同的时候,由于是电子签约,刘先生并没有保留合同,想登录平台下载合同文本时,却发现该电子合同平台因经营不善倒闭,无法从平台提取电子合同。刘先生手里有的材料,只是一份当初签订电子合同保存的合同截图,但该截图无法完整呈现合同签订的全部过程与相关细节。
事情闹到法院后,法院审理认为电子合同的存储与提取是保障合同真实性与完整性的重要环节。刘先生虽持有电子合同截图,但因无法提供完整的合同签订过程及相关证据,难以证明合同的原始性与真实性。在小王对合同内容提出异议的情况下,法院无法完全依据该截图认定合同的具体约定,导致刘先生在这场纠纷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求追讨的房屋租金无法得到充分支持。
由于当初没有保存好签订的合同文档,导致自己损失几个月的租金,足足几千块,闷头吃了个大亏。
那么,我们在签订电子合同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以下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1、明确合同主体身份
身份认证:通过平台的身份认证机制,对合同双方的身份信息进行严格核实,如采用人脸识别、身份证号码验证、银行卡信息验证等方式,确保签署主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资质审查:对于涉及特定行业或业务的合同,还需审查对方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营许可,以避免因主体资格问题导致合同无效。
2、规范合同内容
条款清晰明确:合同条款应明确、具体,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对于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主要条款,要详细约定,确保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无误。
符合法律法规:合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否则可能导致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效。
3、确保电子签名的有效性
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技术:电子签名应采用数字签名技术,通过哈希算法和私钥加密生成唯一的数字签名,与签署人的身份信息和合同内容紧密绑定,确保签名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
正确使用电子签名:签署人应按照平台的操作规范,正确使用电子签名进行签署,确保签名的有效性和可识别性。
4、保存和管理合同文档
存储备份:电子合同平台应提供安全可靠的存储服务,对合同文档进行长期保存,并定期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访问权限控制:对合同文档的访问权限进行严格控制,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查看、下载和修改合同内容,确保合同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证据留存: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注意留存与合同相关的各种证据,如交易记录、沟通记录、履行情况证明等,以备在发生纠纷时作为证据使用。
大部分朋友签订电子合同,都是依靠第三方平台实现,那么在选择第三方平台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合规的电子合同签约平台如签盾等,这些平台的签约流程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且能够对签约全过程进行存证,将来有合同争议时,在法院仲裁的时候能维护你的权益。
电子合同签约如今在我们的生活随处可见,用的人也非常多,也确确实实能大幅方便我们的生活。但是在电子合同签约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选择正规的平台签约(非常重要),这样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更有保障,才能真正享受到电子合同签约给我们带来的高效与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