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签合同,如果是生意场上的可得注意了,一份合同可能高达上千万元,利润下来也能超过百万。所以,一般这种合同签署会非常的仔细,以防出漏子到时候麻烦不断。
但是呢,有些人在签合同的时候,很容易被一些有身份的人糊弄,毕竟这么大的事情,下意识的觉得对方不敢乱来,毕竟金额这么大一旦出事是违法的,谁能有那么大胆子呢。正是利用这种心理,有些人就走上了“铤而走险”的道路。
这不,这里就有一家公司在这上面吃了大亏,损失足足1700余万,究竟怎么回事呢?下面给大家讲讲。
基本案情
2018 年,牛某在承揽一煤炭公司煤矿的土方剥离工程中,作为某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项目承包人,为谋取利益,非法伪造了该公司以及该公司项目部的印章。在伪造好印章后,牛某与某环??⒐镜氖谌ㄒ滴裨闭拍炒ㄒ黄?,以该建设工程集团名义签订了《柴油购销合同》,在一年内向一柴油贸易公司购买柴油 1 万吨。
由于在合同签订的时候,对方公司未细致审查印章,在合同内容确定无误后,就按照业务约定向牛某陆续供应柴油累计 2515.39 吨,价值 1917.8 万余元。但牛某私自将柴油用于抵债或转卖,仅支付货款约 194 万元,至案发时欠款超过 1700 万元。
在上述案件中,这家公司遇到这1700余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没有仔细的核对公章。不过话说回来,对方项目承包人的身份以及真实存在的项目,确实容易让一些人掉以轻心,尤其是公章这种东西,一般人很难判断真假,基本也不会送到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因此造成了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
合同签约是商务往来的必备,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这类事情发生呢?其实,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有方法杜绝此类事情,比如电子合同签约的使用。通过电子合同签约,全流程在线上进行,并对签署双方的身份进行真实验证,能有效防止“萝卜章”、“假章”等事件。
之所以电子合同签约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主要由于电子合同签约的特性决定:
身份认证:电子合同签约过程中,通常会对接国家权威 CA 机构,利用数字证书、人脸识别技术,以及运营商认证、法人身份证、企业三要素等多重验证方式对签署双方进行身份认证,确保签署双方的身份真实可靠,有效防止假冒身份进行签约的风险,从源头上杜绝了 “萝卜章” 出现的可能,而纸质合同签约时,很难对对方身份进行如此全面和严格的验证。
可靠电子签章 / 签名:电子签章是以数字签名的方式进行的,具有安全、保密、真实性、防篡改和防抵赖的功能。只有经过认证的用户才能使用电子签章或签名,并且电子合同的有效性不是靠印章外观,而是绑定了身份、时间等信息,一旦被篡改就会被发现,相比纸质合同,大大降低了签字盖章被篡改的风险,而纸质合同的印章很容易被伪造,肉眼辨别难度极大。
用印审批与权限管理:电子合同签约平台具备完善的用印审批流程和权限管理机制。在签署电子合同前,需要发起用章审批,明确申请公章的用途和时间等信息,只有经过企业管理员授权的企业成员才有权利使用企业印章,杜绝了萝卜章风险,同时还可记录每次用印的详细情况以便追溯和监管,而纸质合同在印章管理上往往存在漏洞,容易出现印章被盗用或冒用的情况。
防篡改技术:电子合同签约平台通常采用国际通用的哈希值技术或其他防篡改技术来固化原始电子文件数据,能够轻松识别文件是否被篡改,从而确保电子合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一旦文件被篡改,系统将立即发现并发出警告。纸质合同被篡改后,甄别难度高、成本大,且往往只能在纠纷发生后进行鉴定。
数据存证与司法认可:电子合同签约平台会将签署的电子合同存储在云端或区块链等安全存储介质中,确保数据的长期保存和随时可调取,并与司法机构合作,提供数字签名验证报告等法律服务,在发生纠纷时,这些存证数据可以作为直接证据使用,大大降低了维权的难度和成本,而纸质合同在保存和举证方面相对困难。
如今,电子合同签约在各种商务签约场合当中随处可见,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已经有相当部分的人使用过电子合同签约。使用电子签约,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追求效率提升、成本节约的探索?;乖诘仁裁茨兀扛峡煊玫缱雍贤┰祭捶岣蛔约旱那┰际侄?,降低签署风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