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签劳动合同的时候,大多发生的场景是在入职的时候,签完合同办理完手续,就正式入职了。但是呢,也会有意外情况。当公司出了新的规定、调整绩效等,就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补充协议。
以前呢,遇到这种情况都是HR逐一找大家签字盖章,确认相应的调整已经知晓并执行。但是现在不同了,由于电子合同签约的出现,直接给大家群发一下签署链接,在线上就可以轻松完成签署,非常的方便。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如果我们没有仔细阅读条款,最后发现合法权益被侵占了,损失的钱能要回来么?这里就有这样一个案例,某餐饮公司的小张就遇到这么一件糟心的事,加班时间莫名被少算,福利也少了很多,最后怎么样了呢?现在就给大家讲讲。
案情回顾
某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作为餐饮行业的 “巨擘”,为了顺应风云变幻的市场潮流,果断决策调整员工工作时间。因此,该餐饮企业通过自家的电子合同系统,向全体员工推送了全新版本的劳动合同。这份新合同里,工作时间的调整、加班补贴计算方式的 “大变身” 等关键条款,无一不牵动着员工们的心。员工小张呢,在收到电子合同更新通知后只是匆匆扫了一眼,并没有仔细阅读每一个条款,便在手头工作的催促下,不假思索地点击确认签署。
几个月转瞬即逝,等到发薪日,小张看着工资条上大幅缩水的加班工资,顿时傻眼。赶忙翻出旧合同一对比,才惊觉合同条款早已悄然生变。小张深感委屈,觉得公司此举实在不妥,压根没跟自己把关键条款变更这事讲清楚,严重侵犯了他的知情权,于是理直气壮地要求公司补齐加班工资差额。公司却觉得自己很冤,振振有词地表示已经通过电子合同系统给小张发了通知,他既然确认签署,那自然就等同于知晓并认可了变更内容。
法院审理此案时,条分缕析,很快发现问题所在:公司虽然确实通过电子系统推送了合同变更通知,可仅仅是在系统角落里弹出一条毫不起眼的消息提醒,对于那些足以改变员工收入与工作节奏的关键变更条款,既没有用醒目的颜色特别标注,也未曾设置弹窗强制提醒,更别提专门安排人员与员工沟通解释了。如此这般,怎能确保员工真正领会条款变更背后的深意与影响呢?所以,法院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小张这边,判定公司必须依照原合同约定的标准,足额支付加班工资差额。
电子合同签约是一种新的技术,对于公司来说,可以大幅提升签署效率,但是一定要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签约。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敏感地带,诸如薪资待遇、工作时长、福利补贴等核心内容,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用最显眼、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告知员工。而对于打工人来说,哪怕工作再忙、压力再大,在签署任何合同更新之前,也务必挤出时间,认认真真研读条款,一旦心存疑虑,及时与公司坦诚交流,千万别稀里糊涂就签字确认。
上述案例当中,之所以法院支持小张的合理诉求,就是因为该餐饮公司在推送电子合同给小张时,没有在合同内容中对有变动的内容进行提醒告知,维护了小张的合法权益。那对于公司来讲,本来只要在合同上做一些标注,就能免去这些麻烦,不至于浪费公司的财力物力去进行这么一场诉讼,还影响企业人文形象。
在电子合同签约过程中呢,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小细节,才能确保合同的签订万无一失。都有哪些方面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明确合同内容:电子劳动合同应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如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双方应协商一致,确保合同内容真实、完整、准确。
2、避免格式化条款:虽然电子劳动合同可能包含一些格式化条款,但双方应特别注意这些条款是否公平、合理,避免对劳动者过于苛刻的条款。
3、可靠的电子签名:电子劳动合同应采用可靠的电子签名进行签署??煽康牡缱忧┟杪惴?、行政法规规定的要求,并确保签署时电子签名的制作数据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签署时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以及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4、通知方式:电子劳动合同订立后,用人单位应以手机短信、微信、电子邮件或APP信息提示等方式通知劳动者电子劳动合同已订立完成。劳动者在收到通知后,应及时确认并回复,以确保双方对合同的订立和内容无异议。
5、数据安全存储:电子劳动合同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存储介质中,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数据被篡改、损毁或丢失。
同时,在签订电子合同的时候,也需要寻找一个靠谱的第三方平台进行签约如签盾等,这些平台可以提供规范的电子合同签约流程,并对全签约流程进行数据存证,保证所签署合同的法律效力,这样才能确保电子签署的万无一失。
如今,电子合同签约越来越被常用,很多企业都在使用电子签约,以提升效力和降低成本。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还没有开始使用电子合同签约,一定要做出准备了,通过电子合同签约,为你的合同签订提供更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