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经手过合同,特别是对一些商务人员来说,每年要签的合同不在少数。那么,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你们有遇到过“坑”么?比如因合同条款引起争议,又或者对方在签订合同的时候,签字盖章处使用了“萝卜章”。
签合同是非常严谨的事情,不管哪个地方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巨大麻烦,更别说使用了虚假的签名和签章。这不,这里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一公司运营总监利用私刻的公章,竟坑人好几十万,简直让人深恶痛绝。
那么,事情究竟是怎样的呢?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处置?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看看。
案情概述
2023年2月至7月间,被告人何某在担任某炸鸡餐饮公司运营总监时,发现公司旗下多家已关店的门店营业款仍留存在外卖平台账户内。他利用私刻的假印章,伪造验证材料骗过平台审核,更改门店绑定的提现账户,并以冒充门店申请提现的方式,将营业款转入自己账户。此外,何某还利用曾下属的信任,偷偷为自己创建了另一家餐饮公司的子账号,同样以私刻印章的方式骗取该公司的营业款。经查,何某共骗取两家公司门店收入款共计37万余元。
法院审理过程
案发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何某提起公诉。法院以犯诈骗罪判处被告人何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2万元。同时,检察官积极开展追赃挽损工作,引导侦查机关就两家涉案公司的被骗资金进行详细核对梳理。何某自愿认罪认罚,并退赔全部违法所得。
从这个案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关键词,这也是在很多类似的案件当中的共同点——私刻公章。为什么私刻公章这么容易骗取人的新人,在合同上通过审核呢?主要由于私刻公章一般人员很难进行真伪判断,加上使用的人身份都比较高,很清楚公司内部的印章审批流程,能够绕开审核钻印章管理的漏洞,从而给公司财务造成损失。
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很多公司想过很多办法去规避,但是仍然时不时出现这样的事件,无法做到完全避免。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去规避这样的风险呢?
从传统的方法上来说,无外乎以下几点:
1、公司应建立健全印章的管控,严格规范印章使用流程,避免出现非法用章情况
2、做好对印章使用权限的管理,非核心人员无法使用印章,减少因印章使用不当造成风险
3、合同签订时,加强对印章的检查,提高防范意识,以避免落入人深入的圈套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办法可以去加强防控,主要还是依靠管理上的合规来杜绝风险产生。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子签章的出现,可以在源头上去进一步防范签章风险。
1、电子章的制作和使用需要依赖先进的电子签名技术,这些技术能够确保电子章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2、通过电子签名技术,可以锁定签约主体的真实身份,防止印章被冒用或滥用。
3、电子章的使用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数字签名和加密处理,确保电子文档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防止被篡改或伪造。
4、电子章的申请和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定,有助于防止私刻公章的行为
5、与传统的公章相比,电子章的使用记录可以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目的等信息,这使得在发生纠纷或需要追溯责任时,可以更加方便地查找和提供证据。
并且,在使用电子公章之后,由于能够给人钻空子的机会少了,很多人也不会在这个上打歪主意,因此也能有效降低风险的产生。
随着电子签章的使用越来越多,加上它的合法合规性以及安全性等,各种签字盖章的场合都能看到电子签章,已经成为了办公使用的一种趋势。因此,还在停留实体公章的朋友,赶紧行动起来加入到电子签章的使用行列,以此加强企业用章安全,防范财务被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