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2024年“1号罚单”来了,作为昔日比肩“四大”的“内资第一所”——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简称瑞华所)接收了这张罚单,高达1783万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中直指瑞华所未勤勉尽责,对康得新2015、2016、2017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时,出货单上的签字出现“明显”不一致的情况下,未能提出质疑,导致出具的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证监会在驳回瑞华所自辩中提到:
以货单签字为例,证监会发现,康得新2015年至2017年出货单,均存在有关人员签字明显不同的情况。对此,瑞华所辩称,签字异常不属会计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异常事项,审计工作不涉及鉴定文件的真伪。其中,2015年3家客户部分出货单上的“客户签收人”为同一人,系康得新员工误打客户名称所致。2016年审计底稿记录的出库单及运货单签收人与出货单实际签收人不一致,系审计人员工作疏忽,套用原有审计底稿模板所致。2017年同一虚假销售客户两份出货单同一人签字字迹不同属常见情况。
证监会复核发现,针对2015年不同客户出货单签收人为同一人,根据康得新提供的资料,南京亦和亦嘉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顺邦信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出货单实则为另外两张记账凭证对应的出货单重新打印后伪造客户签名。瑞华所审计底稿显示,审计人员抽取了3601号、3602号凭证作为样本,故瑞华所应当关注但未关注到出货单重复的异常情况,未针对舞弊风险追加进一步的审计程序。
针对同一人签字明显不同,证监会认为,虽然审计工作不涉及鉴定文件真伪,但需要在整个审计的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尤其在签字出现“明显”不一致的情况下,瑞华所应当关注但未关注到告知书中列举的签字异常的情形。
签名易伪造怎么办,如何防范
伪造签名、印章,假冒身份对于很多企业来讲已经屡见不鲜,据相关数据显示,企业经营风险有70-80%来源于签名(印章)管理、文件管理等信息安全防范不到位。因此,签名造假、萝卜章、假冒身份事件频发,且屡禁不止。究其原因,签名(印章)管控难,签名字迹伪造无法及时分辨,签名主体身份无认证,让不法分子存在有机可趁。
近些年,国家全面推广应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为解决“签名造假”“萝卜章”以及纸质签约效率低、管理难等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根据《电子签名法》、《民法典》规定,合法有效的电子签名必须包含信任凭证即数字证书,让每一个签名或印章都有唯一绑定的数字身份,在线即可验真,使用中确保用户身份真实、意愿真实,文件防篡改,可以有效防范“签名造假”“萝卜章”风险。
签盾保障签名及用印规范,使用安全
签盾专注电子签名、电子签章应用服务,通过数字认证、区块链、时间戳、加密传输、哈希等技术保障电子签名以及签约过程的安全、有效。
在注册与身份认证环节,签盾电子签名对接国家权威CA机构,利用数字证书、人脸识别技术,通过营业执照、法人或个人身份证、运营商认证等多重验证方式,为签署双方提供身份认证与核验服务,确保签署是本人、真实意愿,有效防抵赖。
在签署环节,签盾电子签名通过人脸识别、短信验证等意愿认证方式,确保签署人是本人或基于签署人真实意愿表达下的授权行为,签署认可合同内容,使其具备法律效力,并且不可抵赖。
在数据存证环节,签盾通过与蚂蚁金服深度合作,将固化的电子签约全证据存储在联盟区块链中,链接司法权威节点见证,同时利用时间戳、加密传输、哈希算法等技术,对合同原文、签名信息进行加密保护,确保一切操作有??裳行Х乐购贤荼淮鄹?、泄露。